近期,电影《长安的荔枝》大火。这部以唐朝“荔枝转运”为引的“古装职场剧”,既是一场跨越千年的官场生存实录,更是一面映照新时代党员干部使命与困境的明镜。剧中主人公李善德以“九品小吏”之身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,展现了基层官吏的智慧与韧性,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提供了新的启示。
李善德接到将几千里外的岭南鲜荔枝保鲜运抵长安的任务,这个“拍脑袋决策”的指示,使基层官员在抓落实中陷入重重困境。但是,面对同僚推诿、资源匮乏、技术瓶颈,李善德并未以“条件不足”为借口退缩,而是以“就算失败,也要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”的决绝,深入田野试验,绘制转运路线,优化保鲜工艺。这启示新时代党员干部:担当作为不是空谈口号,而是要直面困难和矛盾,保持“向问题深处掘进”的执行力,反复试验,刻苦钻研,以数据思维破除经验主义桎梏,不断探求解决问题之法,最终将不可能变为可能,把改革创新、克难攻坚的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。
李善德为顺利完成荔枝转运任务,调动三省六部及地方行政资源,砍伐岭南百姓成千上万荔枝树,增配沿途驿站及人力物力,将费用摊派给百姓,书写了水陆并用、多重保鲜的唐朝生鲜运输奇迹。但这个物流代价却叩问着每一位党员干部:我们的奋斗究竟是为了“领导满意”还是“民心安生”?当一颗鲜荔枝成为贵妃盘中的奢侈品时,其背后是巨大民力财力的透支。党员干部必须以“人民需要”为出发点,杜绝面子工程、形象工程。要将“为群众办一件小事”的实效,置于“向上汇报十项成果”的虚名之上,警惕官僚主义、对初心的腐蚀,确保政绩之秤始终指向民心刻度。
荔枝转运乱象中,户部官吏借“逐级勘验”之名行推诿卸责之实,宦官监军以“御品”为由克扣转运银两,地方官员借“接驾备贡”虚报开支账目,杨国忠那句“流程,是弱者才要遵循的规矩”的狂言,彻底撕开了大唐官场溃烂的疮口,“安史之乱”敲响了政权倒塌的丧钟。这启示我们:党员干部作风关系人心向背,决定国家生死存亡。依法行政不是制约效能的枷锁,恰是防止权力脱轨的制动系统。遵规守纪既是党员干部的政治品格,也是从政本分。越是身处复杂环境,越需恪守“党规党纪就是最大算法”的底线思维,越是要把“法定职责必须为”贯穿履职尽责全过程、各方面,方能以清清白白的政治本色守护好人民江山。
《长安的荔枝》不仅是一部古代版的“职场启示录”,更是一部写给当代党员干部的“行动指南”。它告诉我们:伟大事业从来不是“一骑红尘妃子笑”的孤勇传奇,而是千万基层工作者“俯首甘为孺子牛”的默默耕耘。站在新征程新起点,党员干部当时刻以“案”为镜,照一照为民服务的初心是否染尘褪色,量一量担当作为的肩膀是否坚实可靠,想一想改革创新的步伐是否匹配时代脉动。唯有如此,方能将荔枝转运的“职业求生路”走成民族复兴的“浩然正气道”。k8凯发官网